今年以来,我市人社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稳就业工作举措,就业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项任务指标完成情况超出预期、超出序时进度,农牧民转移就业创收、区外就业等主要指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
一是高位推动,着力构建“一体联动”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强劳动保护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稳预期的头等大事来抓,多次在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上进行安排部署,李富忠书记先后3次对就业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并亲自审定全年目标任务,市政府分管领导及时审定2025年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和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为做好工作明确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我们对照工作要求,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健全“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对就业、培训等核心指标实施动态监测,及时通报各县(区、市)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二是聚焦重点群体,着力打造“三轮驱动”就业模式。优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实施“12345”工作模式,全市应届高校毕业生3599人,做到“一人一档”,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征集,共征集岗位16260个,确保向每名高校毕业生推荐3个较高匹配度的岗位。常抓政策宣传和就业引导,制作《携手前行 共筑未来》宣传片和政策PPT,宣传实现全覆盖,进一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思想。按照“大型招聘不断线、行业招聘不掉线、日常招聘常在线、线上招聘不松线”的工作思路,高效举办22场招聘会,签约2300余人,推动实现双向奔赴。密集开展就业援藏对接工作,通过岗位对接、思想引导等举措,已成功组织210名山南籍高校毕业生赴区外组团式市场化就业,持续巩固提升山南“组团式”区外就业品牌成果。完成湖北省就业援藏专项招聘工作,事业单位拟招录39人、市场化招聘达成意向53人。努力拓宽农牧民转移就业渠道。持续加强以就业为方向的促增收工作,谋划实施农牧民组织化转移就业“十项引领行动”,紧扣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发展用工需求,主动加强与雅下水电、南北山绿化工程项目对接,健全劳务协作机制,结合特色资源,通过“政府+劳务市场主体+农牧民”“政府+企业+务工联队”等形式,引导农牧民群众就近就便就业与外出务工相结合,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制发《山南市劳务经济组织(劳务经纪人)培优提质实施方案(试行)》和《山南市农牧民跨区域组织化转移就业务工补贴兑现方案(试行)》,在隆子县召开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推进会暨现场观摩会,奖励劳务经济组织和劳务经纪人,让更多群众不离乡不离土融入当地产业发展,推动稳定就业,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8.17万人、实现创收15.78亿元,区外就业558人。切实保障困难群体就业。随时监测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信息,及时开展精准帮扶,按月调度、按季通报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情况,牢牢守住“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底线。面向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招聘活动,提供岗位1.6万余个。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作用,推广普及“数字零工市场”,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量3368个,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发挥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和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等稳就业作用,兑现失业保险待遇202.61万元,为失业人员代缴医保38.03万元,兑现企业稳岗扩岗补助15.71万元。
三是落实政策举措,加快推进“双向发力”促进机制。技能培训助力群众增收。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质“四大工程”,制发《关于做好农牧民技能培训质效提升的通知》等,健全培训项目审核机制,明确围绕产业、项目精准培训比例,强化全过程监管。精准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培训意愿与市场用人需求,合理安排培训课目,深入开展实用技术进万家活动,不断提升技能培训精准度和就业精确度,推动加快实现“户户有技能人才、家家能增收致富”目标,让更多劳动者通过提升技能照亮美好前程,全市培训农牧民5729人(培训脱贫人口1174人),其中“订单定向”等精准培训1325人。政策组合聚力就业创业。强化政策兑现,向符合条件的1948名高校毕业生兑现就业创业补贴资金6435.67万元。用足用好稳岗返还、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兑现失业保险待遇202.61万元,为失业人员代缴医保38.03万元,兑现企业稳岗扩岗补助15.71万元,政策激励效应持续显现。
四是加大关心关爱力度,持续巩固“三措并举”劳动保护体系。优化就业服务。落实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系列措施,突出春节、藏历新年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人力资源洽谈会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的关心关爱力度。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劳动关系形势分析研判和舆情监测,做好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服务,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积极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畅通农民工劳动仲裁绿色维权渠道,落实“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工作机制,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57件,均已审结。保障合法权益。开展根治欠薪冬季攻坚专项行动“回头看”和春季清零专项行动,全面推动工程建设领域“5+3”机制全覆盖,严格落实领导包案制度,督促成员单位和各县(区、市)将欠薪信访投诉处理在“第一地点”,解决在“第一时间”,共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404件,为989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015.26万元,欠薪案件实现了动态“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