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25年7月13日 星期天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措美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
x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措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项目带动农牧民增收的工作情况报告

2021-10-25 14:02:39 来源:措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截至目前,发改委坚持“项目带动、调优结构、生态发展”的发展思路,以抓项目为抓手,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农业基础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延长增收链条,整体上有效促进农牧民增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全县工程建设项目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工作,成立了项目促增收工作领导小组,主任李新苗同志任组长,副主任次仁卓玛同志为副组长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全县项目促增收工作的统筹规划和沟通,确保农牧民增收工作落到实处。

(二)确定目标任务。今年全县人均支配收入计划增长13%以上,要实现目标任务,必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千方百计促进农牧民增收上。在扎实抓好生产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在优化提升主导产业,做大做强非农产业,引导鼓励就业创业上下功夫,紧紧抓住“短平快”项目,全力以赴实施农牧民增收项目。

(三)做好稳定就业。进一步落实政府投资400万元以下项目交由当地施工队(企业)实施的要求,全县除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以外,单项合同价400万元以下的项目均交由当地当地施工队(企业)组织实施。并在开工前与中标单位签订补充协议,要求中标单位必须,吸纳(除技术工)当地民工和运输车队。截止目前,400万元以下项目交由本地农牧民施工队(企业)实施项17个,总投资2180万元,带动本地农牧民工130余人,带动增收115.06万元。

(四)充分发挥积极性。鼓励和引企业吸纳当地农牧民民工,对在工程建设中使用农牧民民工具有突出成绩的施工企业,在工程招投标中给予享受增加一定分值的优惠政策,并大力宣传。

二、存在的问题

(一)争资立项难度大。受疫情、国家政策投资下行影响,支撑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的很多大项目无法实施,如:措美镇次玛龙至乃西乡恰杂村公路等5条总投资3.5亿元的交通项目;下巴水库等12个总投资3.5亿元的水利灌溉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供暖项目;总投资1亿元的县城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带动增收面小、作用不明显。

(二)施工企业(队)缺乏相应的资质或资质等级较低。个别项目虽专业性不强,但资质要求较高,由于施工企业(队)缺乏相应的资质或资质等级较低、专业的工程师及相应的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缺乏施工经验等原因,无法承接项目。

(三)施工企业专业素质不高。由于本地农牧民施工队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一些企业不认识汉字听不懂普通话,导致在日常的工作中,一些施工企业对自己在建项目底数不清,对数据统计不准确,一定程度上,对项目增收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

(四)农牧民民工就业意识弱,专业技能不精。由于大部分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本地农牧民民工的技能学习意识还比较弱,既要保证项目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要带动本地农牧民增收还存在困难。

三、下步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相关要求,把“农民增收攻坚年”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主要领导亲自来抓,具体工作有人抓,保证各项工作措施得到落实,各项任务如期完成。

(二)加强项目争取,确保农民增收工作稳定实施。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找准资金争取方向,做细、做实前期工作,加强与市发改部门衔接联系,提高项目争取命中率。

三)多措并举,破解建设难题。应对疫情用工难的问题,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县村三级联动发力,组织好本地劳务输出,一方确保施工企业有劳力用,一方面促进农牧民群众劳务输出增收致富   

(四)补齐短板,助推旅游发展。围绕乡村旅游 “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元素,重点在哲古恰拉脱岗建设特色旅游观光体验区不断提升打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家乐、民宿等经营形式让游客吃农家菜、尝特色美食,通过以特色产品销售刺激产业发展,以旅游接待增加群众收入,逐步形成“以带旅、以旅促”的发展格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